首页 内地 港台 日韩 欧美 摇滚 古典 热点
© 2020 Music809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闭
展开

热点

兼容并蓄,和谐共生 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璀璨首演

  由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许舒亚教授担任音乐总监,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代晓蓉博士牵头策划创作,集结八部中外音乐创新佳作的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历时...

Music8090.com ● 2018.10.15
媒体人 媒体人
2018 10/15 18:1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文章访问
  由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许舒亚教授担任音乐总监,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代晓蓉博士牵头策划创作,集结八部中外音乐创新佳作的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历时一年多潜心准备,将于2018年10月18日晚19:15,10月19日下午14:00及晚19:15 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艺术创想周”中隆重首演。 


《东去西来》演出海报

  代晓蓉博士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她致力于前沿数字视觉艺术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二十部舞台剧目中担任多媒体设计、视觉总监,包括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多媒体音乐剧场《镜·界》、《正气歌》、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等。曾分别荣获文化部创新奖、国家重大项目精品工程、多媒体创意设计优秀奖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2018年,代晓蓉以舞美影像创造“戏剧磁场”,策划打造跨界艺术剧场作品——《东去西来》,为舞台艺术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想象。作品的幕后舞美制作团队由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的师生组成。演出团体则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以及特邀嘉宾著名舞蹈艺术家黄豆豆、音乐人帕尔哈提等合作完成。上海音乐学院凝聚着一批优秀的作曲、导演、表演、舞美等创演人才与前沿艺术学科,为国家舞台艺术孵化高精尖音乐人才、创作优秀作品持续贡献力量。 

 
《东去西来》项目策划、制作人 代晓蓉

  《东去西来》为舞台艺术创新而来,获得专业领域高度认可,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项目以及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扶持项目。以音乐为核心,结合多媒体视觉、装置艺术的创作思路,塑造了戏剧特征的艺术剧场概念。全场共八个作品,尝试从不同维度及精神气质探讨“东方传统精神结合西方现代演绎”的命题。该部作品以音乐、媒体、装置等艺术手法互为主角,穿越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边界,呈现东西文化相遇、相知、相合的历史进程,彰显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彰显自信,以音乐探寻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西文化逐渐走向深层汇流,在碰撞与融合之间,坚守住自身的文化个性,秉承海纳百川的胸怀,是文化自信的展示与表达,也是主动融入文化多元化世界的保证。
 
  《东去西来》力图透过视觉与音乐的窗口,呈现一场穿越古今、跨越民族、融汇中西的神奇之旅。正如音乐是一种无界的语言,可以跨越所有的屏障,观众将在视觉、听觉的新型互动中体验文化交汇从何而起、向何而去的哲思境界。艺术表演将成为理性表达的手段,向世人呈现东方精神、西方演绎的无限魅力,人们将看到,民族自信的强大生机和力量。
 
  东承西韵,跨越民族和地域的共生之音

  《东去西来》秉承东方文化的“气”与“意”,同时融入大量西方音乐元素,中西文化或面对面对话,或彼此演绎,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交响。例如热情甜蜜的新疆风格在传统室内乐的推波助澜下邂逅深沉内敛的布鲁斯,弦乐四重奏邀请舞者在NEW Age风格中肆意舒展,阿卡贝拉和马头琴的现代与传统对话构成奇妙复调,击节乐音凝聚了跨越种族的和谐赞美之歌。
 
  “剧场“魅力凸显,多元艺术互为主体

  借助创作者的神来之笔,多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跨界作品同台辉映,音乐、绘画、影像、表演、舞蹈以及戏剧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创作元素,彼此互为主体,呈现剧场的意识流效应,穿越时空、跨越地域,聚合成全新的舞台张力。
 
  影像为形,音乐为魂,开创舞台审美新境界

  《东去西来》开创视觉影像与音乐结合的新境界,其作品呈现两大亮点。
 
  (一)、音乐语言视觉化,高科技影像艺术舞台

  全篇八部形态各具的音乐作品运用高科技视觉影像作为叙事主线,舞台上八个精心设计的影像环节依次呈现“序“、“间奏“、”尾声“的动态演进,与音乐作品相结合,带领观众穿越时间与空间,展现音乐丰富的思想内涵。
为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制作团队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筑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摄,全部影像制作由上音数媒学院师生完成,画面纯净超然、意义隽永,犹如抽茧剥丝,徐徐展开壮阔的天地画卷。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序(间奏-1)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3 

  (二)跨越民族与地域,中西音乐天籁对话

  八部创想型音乐作品,均为中外音乐艺术家的最新创新力作,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音乐元素,加之器乐、歌唱、舞蹈、绘画等表现方式构建其中,以跨界融合作为独特的表达方式,呈现多元艺术的和谐交汇。
 
  作品1-《对话》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跨界作品,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女子四重唱与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相结合,以无字歌形式呈现现代音乐与原生态音乐的交汇。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1:《对话》

  由黄豆豆表演的作品2-《镜·界》,从镜中影像获得灵感,展现文化认同过程中不迷失自我、获得文化自信的主题。舞台中央,特别安置了一个虚实并置的剧场空间,真人表演与幻影影像呈现交错出现的奇幻景象,实有的舞蹈肢体与飘忽的光影、乐音相辅相成,互为镜喻,最终在数字审美视界中跨越疆界,汇于一处,冥冥中昭示创作者对自身存现的审思。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2:《镜·界》

  作品3-《祈愿》为歌曲演唱与民族器乐演奏,作曲家的经历和阅读使他对文化交汇产生的艺术充满兴趣,他摘取同样游历四方的印度诗人维瓦克·那拉扬南(Vivek Narayanan)的英文诗《给月亮的短祷文》(Short Prayer to the Moon),作为乐曲的歌词,邀请歌者转译成维吾尔族语,以广为流传在中亚细亚、格鲁吉亚的民歌润腔来演唱。在亚欧大陆上流传千年的笙簧、笃度克、胡琴、提琴的琴音与歌声应和;背景呈现如沙似火的影像,如岁月之河静静淌过。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3:《祈愿》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4

  作品4-《景象》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来看地球的风景,中西器乐融合并与影像形成互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感受,探讨世界走向融合中,我们是谁,我们该走向何方的主题。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4:《景象》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5

  作品5-《冥想》于同一舞台上,中西乐器“背靠背”共时演绎,循环呈现,视觉媒体对于空间旋转、扭曲运用了独特的表现方式,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对同一种声音不同的情感解读。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5:《冥想》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6

  作品6-《梦回》亦真亦幻,刻画了艺术家心中的龟兹,代表中国与世界和平交往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奠定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基石。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6:《梦回》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7

  而作品7-《知音》通过对书法形态的观察,重构音乐与影像的关系,运用计算机智能地倾听和实时跟随音乐节奏,使音乐得到视觉化地呈现。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7:《知音》 
 
 
《东去西来》舞美视觉:间奏-8(尾声)

  作品8-《击节》运用来自云南佤族的圣物“木鼓”为主要创作对象。人声中融入阿尔泰山地区原住民族所特有的歌唱艺术“呼麦”,与质朴粗犷的木鼓声、多媒体影像间交相呼应,生命在乐声中被渐渐唤醒而悄然生长......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8:《击节》

  八部音乐作品与八个舞台视觉设计作品相互交织,以不同的表现方向呈现音乐的多元精彩,同时汇聚人类共通的情感,融合成一首和谐的颂歌、创想的诗篇。
 
  项目策划人代晓蓉博士表示,新时代的舞台需要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兼容并蓄,和谐共生,跨界和融合将为舞台艺术带来崭新的生命力。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基因,这里聚集着海内外的艺术家和大批精英人才,开创更多高质量的创作平台,实现艺术多元繁荣,亦是他们未来努力的方向。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如约而至,《东去西来》跨界艺术剧场将在“青年艺术创想周”中首演,我们也期待这一创想之作能为上海打响文化品牌,建设亚洲演绎之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附:演出节目单
 
  序 间奏-1
  作曲:艾尼瓦尔·瓦吉丁
  视觉设计:刘东升、林迎、陈骞
  编舞:吴虎生、翁耀昇、陈琪
 
  作品1-《对话》
  作曲:戴维一
  视觉设计:唐铭
 
  间奏-2
 
  作品2-《镜·界》
  作曲:赵光  
  视觉设计:代晓蓉
  编舞、舞蹈艺术家:黄豆豆
 
  间奏-3
 
  作品3-《祈
  作曲:沈叶
  视觉设计:鲁轶
 
  间奏-4
 
  作品4-《景象》
  作曲、键盘演奏:Brian Lock
  视觉设计:Steve Geliot
 
  间奏-5
 
  作品5-《冥想》
  作曲:戴维一
  视觉设计:毕盈盈
 
  间奏-6
 
  作品6-《梦回》
  作曲:努斯勒提·瓦吉丁
  改编:艾尼瓦尔·瓦吉丁
  视觉设计:Tobias Gremmler
  制作:刘威
 
  间奏-7
 
  作品7-《知音》
  作曲/视觉设计:Jaroslaw  Kapuscinski
  书法:赵珊珊
  影像拍摄:林迎
 
  间奏-8(尾声)
 
  作品8-《击节》
  作曲:张旭儒
  视觉设计:程瑜怀
 
   关于主创团队:
 
  1.《东去西来》项目策划、制作人:代晓蓉

  代晓蓉,英国诺丁汉大学信息科技硕士、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设计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代晓蓉还从事了大量艺术实践活动,在近二十部舞台剧目中担任多媒体设计、视觉总监。如: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多媒体音乐剧场《镜·界》、《正气歌》、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等,分别获文化部创新奖 、多媒体创意设计优秀奖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由她任艺术总监、多媒体设计的多媒体音乐剧场《东去西来》、《木卡姆印象》、《笛韵天籁》分别获2015、2016、2017年国家艺术创作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18年,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获得中国文化部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2、团队介绍

  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主创团队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许舒亚教授担任音乐总监,汇聚了著名作曲家努斯勒提·瓦吉丁,上海音乐学院赵光教授、张旭儒教授,青年作曲家戴维一、沈叶、艾尼瓦尔·瓦吉丁,上音客席教授Brian Lock、斯坦福音乐学院院长Jaroslaw Kapuscinski等,联合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设计老师代晓蓉、程瑜怀、毕盈盈、唐铭、鲁轶、刘威等,特邀著名书法家赵珊珊,视觉艺术家刘东升、林迎、陈骞,舞蹈编排设计吴虎生、翁耀昇、陈琪,共同参与到音乐与视觉的艺术创作,此次也邀请到著名灯光设计罗林、服装设计董桂颖进行服装设计工作。
 
   3、团队名单
  出品人:林在勇
  总策划:王瑞
  总制作:廖昌永
  总监制:曹荣瑞
 
  艺术总监:钱仁平
  音乐总监:许舒亚
 
  策划/制作人:代晓蓉
 
  监制:尤继一、邹新娟
  项目执行:曲锐
 
  执行导演:李想
  舞美设计:焦燃
  灯光设计:罗林
  服装设计:董桂颖
 
  舞台监督:应皓同
  舞台统筹:刘威
  视频统筹:唐铭
  音乐统筹:戴维一
  音响工程录音:Matthias Erb
  视频工程:舒晟、董天晟
  摄影摄像:林迎团队、鲁轶团队
  项目执行助理:杨涵诗
  宣传设计:须宗夫、李捷、李雨泽、顾凯
  装帧设计:吕伽
  宣传片制作:万欣
 
  主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演出单位: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特别鸣谢:
  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
  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
  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
  上海音乐学院宣传部
  上海音乐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0-2020 Music809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客服QQ:67650701  冀ICP备08108040号-8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