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地 港台 日韩 欧美 摇滚 古典 热点
© 2025 Music809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闭
展开

热点

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每个人如何保护自己的独特性成为一个新议题

  近日,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音乐系教授伯克利音乐学院作曲系客座教授上海壤火纪音乐制作人阮晨晖(艺名阮暖暖)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格侵权。她的声音被另一位网易云音乐人徐某某通过AI技...

Music8090.com ● 2025.11.21
媒体人 媒体人
2025 11/21 11:5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文章访问

  近日,西南交大人文学院音乐系教授伯克利音乐学院作曲系客座教授上海壤火纪音乐制作人阮晨晖(艺名阮暖暖)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格侵权。她的声音被另一位网易云音乐人徐某某通过AI技术提取、仿制,连歌词结构都进行了仿制,并用于制作发布歌曲《古城镜像》。此事件引发了粉丝群体的强烈反应!据了解,事件主角之一阮教授(艺名阮暖暖)是网易云音乐平台一位颇具特色的音乐人,以其独特的嗓音和创作风格积累了不少粉丝。

  而侵权方徐某某,同为该平台的音乐人。

  不久前,阮教授的几位资深粉丝在平台上偶然听到一首名为《古城镜像》的新歌,演唱者标注为徐某某。然而,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首歌的“声音”与阮教授的音色、唱腔乃至呼吸习惯都极为相似,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而这位徐某某是个男歌手,发出这首歌在网易云平台居然显示原唱为本人,非ai歌!

\

  粉丝们将这首歌告诉阮教授本人,经本人核实与对比,阮教授直接提交了司法声纹鉴定对比。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听到那首歌时,我感到一种恐惧,这正如我在15-18年前后制作某部歌剧时预判的那样,是不是若干年后,我们的独特性将难以被保护!那明明是我的声音,却在不属于我的作品里演唱,而我对此一无所知。身为数字化制作旋律人格化的研究者,也有被数字化的一天,我在歌曲制作的时候已经非常努力的防止干声被提取,包括人声挂电,不同底噪等各种方法,依旧没有逃过。

\

  随后,阮教授团队将声纹鉴定结果发给平台方,维权遇到了阻碍。据阮教授团队反映,他们在向网易云音乐官方版权投诉渠道进行举报后,平台方的态度暧昧,歌曲至今仍未下架。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当前平台在处理AI声音侵权案件时面临的普遍困境。有法律专家指出,网络平台通常遵循“通知-删除”规则,即需要权利人主动发起投诉并提供初步证据后,平台才采取必要措施。但对于“AI声音克隆”这类新型侵权形式,其认定存在一定技术复杂性,平台往往因无法独立、快速地判定侵权与否而趋于保守,导致处理延迟或不力。

  值得庆幸的是阮教授在版权意识上的提前预判,在歌曲制作过程中的严谨程度,她的歌曲文稿分轨编曲视频以及干声通通拥有独立的版权,这为后续的法律维权提供了较强保障。

  从法律角度看,徐腾的行为究竟是否构成侵权?答案是肯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这标志着,声音与肖像一样,正式成为一项受法律独立保护的人格权。

  知名知识产权律师李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解读道:“构成声音侵权的关键要素有三:一是未经权利人许可;二是用于经营性活动;三是声音具有可识别性。 在此次事件中,徐某某未经阮教授允许,使用AI技术克隆其具有识别度的声音并制作歌曲公开发行,其行为已涉嫌侵犯阮教授的声音权。”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0-2025 Music809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客服QQ:67650701  冀ICP备08108040号-82
回到顶部